“中国人都爱茶,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是深刻于基因的人文延伸。这种嗜爱,无法用进化的偶然和生活的习惯来解释。让最讲究滋味的中国人,率先发现茶、喜欢茶、改进茶、推崇茶,打动了古今中国人,进而吸引了全球,是因为茶本身强烈而又独特的魅力。这种魅力的背后,有着无数茶人的迷惑,更有着茶学大师们不懈的探索和解读。
12月4日,应义乌知联的邀请,杨秀芳研究员拨冗前来义乌,以一个学院派大师的视野和角度,和义乌知联会的会员们一起分享茶与茶道。
做为国内茶叶质量检测的权威专家,现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的杨秀芳研究员,一上来就以《茶叶化学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》为题,对茶叶从专业角度进行剖析,切中肯綮,高屋建瓴,全场聚焦。
杨老师针对茶叶的色香味形,重点讲解了色香味的呈现物质化学成分和转化关系、转化规律,以科学实证、计量数据,定性定量地形成完整的体系、独立的解读,理论令人信服。
碳代谢、氮代谢、海拔、光照、温度、积温、云雾……,一个接一个的名词,快速的闪现,除了茶种和加工工艺之外,还有这么多的环境因素影响着茶的色泽、香气、滋味,这里面的复杂关系,在杨老师的演讲里,都以相对简单的最本源的形式,在白板上轻松的阐述,即使对茶学理论一知半解的听众,也能完全理解。
杨院长演讲的后半部分,以茶叶安全为题,用丰富翔实的数据,对会员们普遍关心的茶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,从专业上多方向论证了当前国内的茶叶品质现状,批驳了一些媒体哗众取宠、别有用心的不实报道,消除了大家的疑虑。
信手拈来,厚积薄发,这是义乌知联会会员对杨老师演讲的最大感受。杨院长把会员们以前看过的茶学书籍理论要点,拨乱反正,去芜存菁,都串联起来了,帮助会员们在理论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。
大开大合,茶学王道,这是杨老师给义乌知联会会员留下的最深印象。杨院长的讲座本身就如版纳的班章、临沧的昔归,茶气冲天,对现场提问,杨老师都给出了解答,展现了茶学泰斗的深厚功底和迷人风范,展现了专业大师的丰富学识和过人涵养。
在传经布道的前后,杨院长还亲自给参加活动的会员冲泡了她珍藏的极品好茶,无论是绿茶、红茶、青茶、花茶,无一不是极品,更有传说中的通天香(姜母香)让会员们有幸缘遇,一饱口福,会员们大呼过瘾。有意思的是,本次茶会之后,有会员反映,喝了杨院长的茶以后,就觉得家里原来珍藏的茶叶,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有滋有味的口感,强烈要求知联会请杨院长推荐茶叶,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茶。
茶是大俗大雅之物。无论是油盐酱醋茶,还是琴棋书画茶,无论是阳春白雪,抑或下里巴人,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茶,都是一器一水一叶。在喝茶人的眼里,器为茶之父,水为茶之母,而那一片叶,刚是茶的灵魂,是真我所在。杨院长用了一天的时间,给义乌知联会会员精讲了这一片叶子的本质,以一个茶学大师的专业功底,激发出了茶叶的无穷魅力。
能喝到好茶,是缘分,能遇到一位引领你茶学修行的大师,更是缘分里的福分。